掘金配资 宋前废帝刘子业有多荒唐?_刘骏_刘劭_小皇帝
看过《封神演义》书籍、电影、电视剧的都知道,商纣王残暴荒淫,昏庸无道,罪行累累,称得上是昏庸暴君的“代表人物”。
历史上的昏庸暴君排行榜,商纣王也绝对可以名列前茅。
但有这么一个昏庸暴君,年虽少,恶却大,荒唐远超商纣王,劣迹罄竹难书。沈约《宋书· 前废帝纪》中评曰“武王数殷封之衅,不能挂其万一。霍光书昌邑之过,未足举其毫厘。”
他就是小皇帝刘子业,字法师,南北朝刘宋时期的第六位皇帝,史称“宋前废帝”。
沦为阶下囚的幼年经历
展开剩余92%公元449年2月25日,即元嘉二十六年的正月十四,刘子业出生于徐州彭城郡彭城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孙子。
公元453年,宋文帝拟废黜太子——刘子业的伯父刘劭,但消息不慎走漏,刘劭率兵反杀,弑父上位。刘子业的父亲刘骏得知真相后,向天下发布讨逆檄文,称弑父篡位是“千古未有之大逆”,遂起兵讨伐刘劭。
刘劭曾密信旧部杀死刘骏,但旧部却反而协助刘骏起义。“世祖镇寻阳,子业留京邑。三十年,世祖入伐元凶,被囚侍中下省,将见害者数矣,卒得无恙。”
于是,当时留在京中的刘子业便遭了殃,他被刘劭拘押软禁,成为人质。刘劭希望以此要挟刘骏罢兵归降。刘骏并不受胁,依然率兵攻打。刘劭气急败坏,多次下令处死人质,刘子业受尽苦头,性命时时危在旦夕,每日在恐怖中苦苦支撑。
虽然每次都有贵人相助,得以侥幸脱险,但童年阴影伴一生,时年仅4周岁的刘子业终日在暗无天日的丧命恐怖之下,心理必定会有异常人,这也为他日后的变态埋下了伏笔。
终于,刘子业熬到了刘骏回京攻破城池,掌握了大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久,刘骏称帝,刘子业被立为皇太子。
紧张的父子关系
公元458年,10岁的刘子业入主东宫。至此,刘子业身为孝武帝刘骏与文穆皇后王宪嫄的嫡长子,成为全国最尊贵的出身。但最尊贵的出身并没能给刘子业带来最受重视的待遇,父亲刘骏对他并不满意,父子关系紧张。
某次西巡,刘子业侍奉刘骏起居。刘骏看到刘子业的书写不认真,以此为引子,怒斥刘子业:“字写不好,只是一件小事。但严重的是,我听说你一直都很懈怠,并且狂躁暴戾一天比一天厉害,为何如此顽冥不灵!”
而事实上,当时的刘子业爱好读书,熟通历史,并且自己创作了《世祖诔》及其他杂篇,文采斐然。
刘骏对他如此不喜,是因为他想改立宠妃殷淑仪的儿子刘子鸾为太子。刘子鸾在短短的3年间,迅速升级,历任中书令、司徒和青、冀二州的刺史。而刘子业唯一拿得出手的“政绩”就是在崇政殿讲《孝经》。
“母殷淑仪,宠倾后宫,子鸾爱冠诸子,凡为上所盼遇者,莫不入子鸾之府、国。”刘骏的喜憎如此明显,大臣们为了讨好皇帝,都以结交刘子鸾为喜事。刘子业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刘子业从小个性本就偏激,自幼颠沛的生活,以及来自父亲的偏见都加重刘子业的蛮暴性格,这些童年的经历养成了他疑心深重、自私善妒的个性,奠定了他未来在君王座上的荒唐本性。
然而,刘子业委实运气不错,他的太子之位一直没有被废。
原因有二:首先是当时祖宗宗法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加上侍中袁觊向刘骏称赞刘子业好学,使得刘骏最终没有废掉他的太子之位;
其次,公元462年,刘骏的宠妃殷淑仪因病身亡,之后刘骏变得精神涣散,日日沉浸在悲痛之中,不理政事。
于是,公元464年,15岁的刘子业举行冠礼,顺利成为储君。更加幸运的是掘金配资,刘子业成为储君1年后,刘骏病亡,他顺理成章登上帝位,改元永光,成了刘宋王朝的第六位皇帝。
登峰造极式的昏庸暴虐
“初践阼,受玺绂,悖然无哀容。”虽说刘子业不受刘骏宠爱,对父亲颇有怨言,但他在父亲病亡的当日登基,脸上没有丝毫为人子应有的哀伤难过之情。
吏部尚书亲自奉上皇帝的玺绶,如此庄重威严的时刻,刘子业却毫无端庄的仪态,他轻慢地接过玺绶,甚至兴高采烈,连假装难过都懒得作态。
成为皇帝后,天下再无可忌惮之人,刘子业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全心全意开启了他的昏庸暴戾作死之途。刘子业将之前所有的不如意、对刘骏的怨恨,统统转换为暴戾之气,对这个昏庸暴君而言,草菅人命这个词的分量太轻。
他最先杀的,是刘骏生前的宠臣,他的舅父戴法兴,原因是戴法兴会阻止他的恣意妄为:《宋书·戴法兴传》言:“废帝年已渐长,凶志转成,欲有所为,法兴每相禁制”。
紧接着,他大开杀戒,刘骏所留顾命重臣皆惨遭灭门之灾,或杀或鸩,一天死一个,两天亡一双,令朝臣惶惶不可终日。
其中,他的叔祖、太宰刘义恭死得尤其惨烈:四肢被砍断,肠胃被分裂,眼睛被剜出放进蜜中浸泡,取名 “鬼目粽”。这不仅是杀人解恨,更是杀人取乐。
刘子业担忧自己的四位藩王叔伯在外地拥兵自重以造反,于是将他们召集到京城, 殴打凌辱,无所不用其极。叔伯们体型皆肥壮,于是刘子业将他们都关进猪栏,让他们赤身裸体,像猪一样饮食活着,并且随时准备“杀猪”处死。
为了便于羞辱,他还根据叔伯们的自身特点给他们取了外号:湘东王刘彧大腹便便,为“猪王”;建安王刘休仁满脸横肉,为“杀王”;山阳王刘休祐贼眉鼠眼,为“贼王”;东海王刘祎品性凡劣,为“驴王”。
刘子业多次对四王动了杀心,亏得建安王刘休仁机智,每次都恰到好处顺着他的侮辱自黑以求保命,刘子业觉得好玩,这才暂时留了他们一命。
有一次,湘东王刘彧忍受不了羞辱有了违逆之意,刘子业就命令左右捆住刘彧的手足,赤身露体,用木杖抬着进御厨,说是要“杀猪”。刘休仁急中生智,假笑着说:“猪还不到死的时候!”
刘子业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不能杀,刘休仁回答说:“等到皇太子生日的时候,才是杀猪取肝肺的合适日子。”刘子业听了哈哈大笑,非常认可这个回答,于是同意改日“杀猪”, 刘彧这才躲过一死。刘子业不但羞辱杀戮活着的人,甚至连死去的人都不放过。
就因为刘骏不喜欢自己,刘子业竟然打算将父亲的遗体从景宁陵中挖出,若不是朝臣劝阻此举对他帝位不利,他将成为唯一掘父坟的皇帝。
虽未掘坟,但刘子业依然做了耸人听闻之举:他向刘骏的陵墓泼洒粪便,大肆谩骂亲生父亲“齇奴”。
随后,心有不甘的刘子业转战殷贵嫔的陵墓,他挖坟掘墓,抛尸荒野,还把刘骏当年为殷贵妃所造的新安寺尽数拆毁。
不仅如此刘子业还将当年因殷贵妃所受的屈辱宣泄在无辜的僧尼身上,下令将新安寺附近的僧尼全部杀光。刘骏生前最宠爱的刘子鸾,刘子业也没有放过。
刘子鸾被刘子业贬为庶民后赐死,年仅10岁,临死前留下一句:愿身不复生王家。刘子鸾死后,刘子业依旧觉得不解恨,下令将刘子鸾的同胞弟弟和妹妹都一并除去。
罔顾人伦的荒唐透顶
刘子业不仅嗜杀,还嗜淫,荒唐透顶的那种。山阴公主是其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刘子业罔顾人伦,与之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并将亲姑母新蔡公主纳入自己后宫。
建安王刘休仁的母亲陈太妃是刘子业的奶奶辈,但他下令,让右卫将军刘道隆当着刘休仁的面奸淫陈太妃。并对左右侍卫说:“休仁若色变,你们就杀了他。”
陈太妃为了儿子能活命,忍辱承受。期间,刘休仁一直目不他视,脸色与平常无异,刘子业就把他放了。他还下令招集王妃、公主,令自己近臣与她们当场交欢,轮流猥亵。
稍有不从者,刘子业立即打杀,毫不手软。而这些被凌辱的,都是他的叔母或姑母,甚至是刘骏的妃子。南平王刘铎府上的江妃抵死不从,刘子业当场就杀死了江妃三个儿子,并令人将江妃鞭打一百。
这个游戏的新鲜感过去后,刘子业又另辟蹊径,他让宫女们与马、羊等动物进行交配,自己在旁边仔细观察,并亲自记录各种不同实验数据。他还不孝至极。
在太庙,看到刘骏的画像有时刻意美化,刘子业直接说“渠大齄鼻,如何不齄?”画工担心刘子业降罪,便马上为刘骏画上酒糟鼻。
如果说刘子业对亲爹有意见,所以不敬,那对亲娘王太后,那就是罔顾人伦、不掺杂质的不孝。
生母王太后病重,刘子业从不去请安。王太后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世,就派人去请他,这位亲儿子却说:“病重的人在死之前,房间里好多鬼,多不吉利,我怎么能去呢?”
太后知道后大怒,骂道:“拿刀来破开我的肚子,怎么生下这么个逆子!”气病交加,太后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命丧竹林堂
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狂妄之极,则命不久矣。刘子业命宫女们脱光衣服取乐,有个宫女因不肯脱衣服被当场斩首。
结果晚上,刘子业梦见这个宫女骂他荒淫无道,第二天,这位暴君找到一个相貌相似的宫女杀掉泄愤,但没想到的是,到了晚上,他竟然又梦到被杀宫女控诉他,说已将他的恶行告知上天。
醒来后,刘子业恼羞成怒,命巫师占卜,巫师卜后说宫中有鬼。于是,公元465年11月,刘子业率一群巫师和宫女数百人,去竹林堂玩射鬼游戏,一时间将皇宫内搞得乌烟瘴气。
刘子业意想不到的是,在他忙于射鬼之际,被拘禁羞辱的湘东王刘彧,已串通众大臣,正秘密准备拭帝另立,一项重大活动正在进行。
其时,林子业正在竹林堂中设宴,与亲姐姐山阴公主、亲姑母新蔡公主同席欢饮,由宫女们四下奏乐,好不开怀。当其胡闹完准备收场时,几位近卫大臣持刀冲入,将其毙命,死时仅17岁。
这位昏庸的暴君仅仅在位一年半的时间,穷凶极恶,坏事作绝。以至于死后横尸在外,后来才被人草草埋在于袜陵县南,没有庙号与谧号。
历史上,残暴的昏君不少,但像刘子业这种罔顾人伦、冷血残暴、荒淫无度、禽兽不如等极端丑恶德行于一身的,于江山社稷毫无建树的,并不多见。
后世有人分析刘子业所在的刘宋王族有精神病史,也有人分析是当时国家动荡皇权更替频繁,高压导致皇帝在位时恣意享乐,心中恶念被无限放大。
刘子业的残暴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由他造就的一切悲剧,都源于长期根植于他心中的恶。
参考资料:
《少年暴君刘子业》
《乱世出昏君》
《耻辱柱上的昏君刘子业》掘金配资
发布于:天津市有富策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